践行为民务实清廉,推动组织工作发展

发布时间:2013-09-26浏览次数:103

  人民群众是党的力量之源和胜利之本,群众路线是实现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的根本工作路线。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加强党自身建设的一项重大举措。活动对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树立群众观点,弘扬优良作风,解决当前突出问题,保持清廉本色,进一步转变作风、密切干群关系,树立为民务实清廉形象有着重要意义。

  作为校党委直接领导下的党的职能部门,组织部主动把握新的形势,适应新的要求,带头做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的实践者和推动者。部门不断创新学习形式,采取集中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讨论交流与调查研究相结合等方法,通过支部学习、体会交流等多种形式,在学习中增强党员干部执政为民意识、强化为民服务水平。通过这段时间对群众路线的交流学习,在以下三个方面积累了一定的心得体会:

  1.为民——继续推进服务型党组织建设

  为民,就是要牢记“一切为了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时刻将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以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为主要任务,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通过这段时间的群众路线学习,组织部作为党员之家、干部之家、知识分子之家的桥梁服务作用得到进一步加强,服务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然而作为学校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牵头负责部门,组织部距离学校党委的要求,距离基层、师生员工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下一步,部门将继续加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健全服务体系,进一步推进党组织进学生班级、公寓、社团、实验室、课题组等,实现党组织服务师生、服务教学科研工作的全覆盖;不断完善和提高服务水平,通过党群互助小组等形式,使党员作用在服务中得到充分发挥。

  2.务实——切实加强中青年骨干的党员发展工作

  务实,就是要勤奋工作,埋头苦干,将各项工作真正落到实处。中青年学术骨干在我校改革和发展中担负着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作用。把具备入党条件的优秀中青年学术骨干及时地吸收到党内,对于优化党员队伍结构、提高党员队伍的知识层次、增强党组织的生机和活力、提高各级党组织的战斗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近年来各基层党组织制定发展计划,落实责任制,实行定人培养、定期谈话,取得了一定的实效——先后吸收了田长麟教授(“人才计划”)、陆全明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刘世林教授(“人才计划”) 入党。然而发展中青年骨干人员的基层工作不深入、思想交流不透彻等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下一步,部门根据具体情况区别对待,将发展工作做扎实、做细致:对于入党要求迫切又符合党员标准的中青年学术骨干,在遵循基本程序的前提下,加快培养,重点发展,及时吸收到党组织中来;对于有入党要求、暂时达不到党员条件的,分析其思想认识和现实表现,采取有力措施,提高培养效果;对于暂时没有入党意愿的,主动关心其工作、学习和生活,在日常工作中适当地给其压担子、交任务、搭舞台,培养政治热情,提高思想觉悟,争取将其早日吸收到党员队伍中来。

  3.清廉——不断完善干部工作体制机制

  清廉,就是要求官员廉洁奉公,一心为公,切实做到拒腐蚀、永不沾。多年来,组织部在校党委的领导下深入开展反腐倡廉教育,营造风清气正的选人用人环境,加强制度建设,修订出台了一系列干部考核任用文件,进一步完善了决策机制和监督制约机制。在选拔任用过程中,切实落实群众的“知情权”、 “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在校党委的领导下,通过组织部的努力配合,学校干部队伍的专业结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进一步改善,整体素质有了显著提高。在2011年中组部开展的选人用人民主评议检查工作中,检查组民主评议的三项指标,我校“满意和基本满意”率平均为95.54%,考核结果在参加检查的10所高校中位居前列。

  部门工作尽管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依然存在着一些与新形势、新情况、新要求不相适应的地方,仍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如在这次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据基层单位反映,干部工作存在对任命之后的干部教育培养不足等问题,有些干部仅凭着基本素质在做事,没有后续系统的教育和知识更新。下一步,组织部将建立更加开放、灵活的干部选用机制,对业绩贡献特别突出的优秀干部予以破格提拔,以业绩论英雄、凭实绩选干部。同时,部门也将统筹谋划,按照学以致用的原则,分批、分类的进行干部教育培训,切实做到“每月有学习,季度一交流”,确保干部学习教育培训常态化。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