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传播与科技政策系召开教职工党员会议专题学习党的“十九大”报告精神

发布时间:2017-10-30浏览次数:272

  10月26日下午,科技传播与科技政策系召开教职工党员会议,认真学习党的十九大报告精神。会议由系党总支书记王国燕主持,本系在校教职工党员参加会议。

  与会的党员同志一致认为:此次习近平总书记的报告报告回顾了过去五年来我们国家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所取得的历史性成就,让我们了解到党和国家事业开创出的新局面。报告十分务实,描绘出未来的宏伟蓝图催人奋进,提出的“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让人备受鼓舞。同志们还分别谈了个人的学习体会。

  党总支书记王国燕: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并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这一点让人非常振奋。在我从事的前沿科学成果可视化设计的过程中,先后接触过国内约30个科学领军团队,他们持续涌现的Nature, Science, Cell成果中,不断刷新着中国作为创新性国家的科研实力, 自然出版指数也显示出中国科研产出仅在美国之后。尤其是前不久在中央电视台《未来架构师》演讲时,同台嘉宾、原腾讯副总裁吴军老师也判断认为,中国的基础科学正在快速崛起,正在涌现出大量诺贝尔奖级别的成果,大面积获得诺奖也就是时间的问题。因此我们对自己国家的文化自信,同时也包括科研自信、创新实力和创新能力自信。

  党总支副书记杨俊朋:当今中国经济社会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这是中国共产党始终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为自身的历史使命,不断革新,砥砺前行的必然结果,作为一个公民,我非常庆幸自己生在这样一个伟大的时代。党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优先发展教育,对于教育工作、意识形态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作为一个在高校工作的教育工作者,我一方面对于能够参与这项伟大的事业感到自豪,也感到肩上担子的重大和自身的不足。党的十九大报告系统总结了从严治党的系列成果,也系统阐述了党的建设总体要求和具体举措,作为一名党员,今后我要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和看齐意识,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做合格党员。

  党总支委员周荣庭: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指出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目前我正致力于用新媒体的手段呈现传统文化的工作,这当然需要不断的摸索和实践创新。近期我也在实际的工作中,真切感受到省市各级领导、相关管理部门对复兴传统文化工作的重视。相信与此相关的产学研一体化进程会大大提速,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指日可待。

  党总支委员于全夫: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报告的精神,特别要注重在课堂教学当中,把相关精神传达给学生,尤其是我们常说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精神。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说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目前我们国家确实还有很多的不如意之处,诸如环境问题、就业问题、社会福利保障问题等等。但是通过学习十九大报告,我们可以有充分的理由自信,我们党所取得的成就是伟大的,是应当予以充分肯定的,这样我们就能帮助学生更好的保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在大是大非问题面前旗帜鲜明、立场坚定不动摇。

  韦琳:习近平总书记的报告指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作为一名高校教师,要牢牢坚定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深刻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实际工作中更好地关心和爱护青年,注重四全育人,教导青年们关心时事与国家发展,担负起在新时代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的责任;将日常教学、科研与管理融入到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中,为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席正:习近平总书记的报告中提出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这就为今后的文化界明确指出了未来工作的重心和方向,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旗帜鲜明反对和抵制各种错误观点;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让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要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不断推出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精品力作;要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科技传播与科技政策系党总支供稿)


X
X